【報導者在地影像扎根計畫】2023深度專題攝影工作坊,報名已截止

報導者 The Reporter
8 min readApr 30, 2023

--

包浩斯教師拉茲羅・摩荷里・納在吉 (László Moholy Nagy)在20世紀初曾說,未來看不懂照片的人會是另一種文盲,而如今照片不僅充斥在我們身旁,我們更因為技術與器材的解放,人人都能製造影像、擁有影像。攝影原理與知識看似簡單,人手一機便能拍出照片,但要如何更上層樓理解影像,拍出一張滿意照片,甚至用影像敘事實為不易。

世界正以飛快的速度改變,我們身處在人類社會之中,記錄與新聞影像幫助我們見證世界與社會的變遷,為人性與歷史增加廣度與深度,並且有可能施展力度。

《報導者》深度專題攝影工作坊給你必要的領域職能當代趨勢,幫助你抽絲剝繭條理複雜拍攝議題,讓你在拍攝現場定位影像敘事與手法,站在歷史的第一線,用影像說故事。

— — 完成自己的第一個深度影像專題

2024深度專題攝影工作坊來了,5/27起開始報名!!!

詳情請見:《報導者》第七期「深度專題攝影工作坊」課程說明

2022年深度專題攝影工作坊學員蔡昕翰作品《城市之中,我們住在離天空最近的居所》

《報導者》第六期「深度專題攝影工作坊」,要跟所有對記錄與新聞攝影有興趣的人一起討論、學習與前進,你可以找到更多夥伴、更直接的指引、更豐富的資源

★參加對象

記錄與新聞攝影有興趣,期待進入社會現場實際拍攝,投入影像敘事之路的獨立攝影師

妳/你可以做到進階影像思考與動態完成記錄與新聞影像專題,並由專業導師全程陪同討論指引(參加者需自備相機📸)

★工作坊時間
2023/7/1~2023/10/28,隔週六(包含10堂課、實作討論與最終發表)

★工作坊地點
上午:《報導者》第二基地,(台北市中山區天祥路32號)
下午:《報導者》辦公室,(台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一段31巷6號6樓)

★報名方式
👉👉👉請點此進入線上報名表👈👈👈
採報名評選制,請填寫線上表單完成報名程序,報名時需附上個人攝影作品30張,詳細請見報名表內說明。

⚠️對於報名、課程有任何問題,可透過以下email與工作坊負責人余志偉聯絡: shakingwave@twreporter.org

★報名日期
自2023/5/1(一)~ 2023/5/31(三)中午12:00前止。
請於截止時間之前完成線上報名,以報名表單提交時間為準。招生名額
20 人(滿15人即成課,最多25人)。

★工作坊費用
新台幣25,000元/人。
*5/5(含)以前報名者,享早鳥優惠:新台幣24,000元/人。
「2023初階攝影培力工作坊」學員,享續報優惠:新台幣22,000元/人(獲獎學金者亦可再折抵)。

★錄取通知
2023/6/12(一),無論入選與否,都將以電子郵件主動通知。

★繳費期限
2022/6/26(一)中午12:00前完成繳費。

★拍攝獎助金
工作坊最終結業發表將選出3名學員給予拍攝獎助金(2萬元一名、1萬元二名),作品並將刊登在《報導者》網站。

備註
1. 凡居住新竹(含)以南、花東地區者,可補貼上課當日交通來回車資(依據台鐵自強號票價計算,實體或電子票證皆可,須於次堂上課申報,逾期無法申報),補助費用於課程結束後統一匯款。
2. 以ATM轉帳繳費,詳情方式將另通知入選者。
3. 經通知錄取者,請於截止時間前完成繳費,逾期即取消資格並遞補名額。
4. 如有分期付款(三期於6/26、7/28、8/25前繳付)需求,請於報名表單中備註。
5. 凡曾參加《報導者》任何攝影工作坊者,錄取可享9折學費(22,500元)優惠。
6. 退費說明:
*開課日之前申請,退費9成。
*已開課且未逾總上課時數1/3者,將退還2/3費用。
*已開課且逾總時數1/3者,恕不接受退費申請。

工作坊導師陣容

4位資深影像工作者擔任學員導師,全程參與工作坊,並帶領學員完成作品討論與拍攝。

謝三泰(自由影像工作者)

「拍照的目的是為了讓更多人看到不同角落的故事,不管是喜樂的、傷感的、殘酷的,什麼狀態都好,記錄這些隨時都會發生的事情,讓更多人了解你(妳)的想法,同時也藉由照片來關注這個社會。」

黃建亮(導演與策展人)

「影像的『閱讀 』、『思考』與『創作』在台灣一直不受重視。不管是個人自我追尋的影像探索,或是深度調查報告的影像證據,可能是長期蹲點的影像紀錄,我認為都是對台灣影像文化盡一點點力氣。 」

鍾宜杰(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助理教授)

「 《報導者》在地影像工作坊的目標,即是希望招募來自不同領域的有志人士投入新媒介的傳播工作,去觀察、紀錄周遭社群的人、事、物,用視覺語言有意識地書寫並傳遞身邊的故事。」

劉子正(《經典》雜誌資深攝影記者)

「參加工作坊最重要的是,學習攝影知識並實踐平面影像意理,它是發生在課堂結束之後;對學員來說,透過在工作坊學習,他可以和講師形成一個穩固深遠的專業上互助關係,幫助講師和學員持續的在作品上交換意見。」

工作坊課程內容

7/1(六)

#第1堂:《報導者》的影像實踐
10:00–13:00 @《報導者》第二基地
講師:黃世澤(《報導者》攝影部主任)

#第2堂:長期攝影計畫的經營與執行
14:00–17:00 @《報導者》第二基地
講師:黃子明(中國時報資深攝影記者)

●交流之夜──個人題目討論與交流
18:00–19:30 @《報導者》辦公室
導師:謝三泰、黃建亮、鍾宜杰、劉子正

7/15(六)

#第3堂:台灣地景影像踏查與拍攝
10:00–13:00 @《報導者》第二基地
講師:吳政璋(攝影藝術家)

●分組討論課──攝影實作與討論
14:00–17:00 @《報導者》辦公室
導師:謝三泰、黃建亮、鍾宜杰、劉子正

7/29(六)

#第4堂:專題製作的構思與執行
10:00–13:00 @《報導者》第二基地
講師:李雪莉(《報導者》總編輯)

●分組討論課──攝影實作與討論
14:00–17:00 @《報導者》辦公室
導師:謝三泰、黃建亮、鍾宜杰、劉子正

8/12(六)

#第5堂:影像的社會性與田野資料搜集
10:00–13:00 @《報導者》第二基地
講師:鄭怡雯(北科大副教授)

●第一次內部發表
14:00–17:00 @《報導者》辦公室
導師:謝三泰、黃建亮、鍾宜杰、劉子正

8/26(六)

第6堂:從照片、紀錄片到行動
10:00–13:00 @《報導者》第二基地
講師:盧昱瑞(影像工作者)

●分組討論課──攝影實作與討論
14:00–17:00 @《報導者》辦公室
導師:謝三泰、黃建亮、鍾宜杰、劉子正

9/9(六)

#第7堂:動態敘事的基本功與規劃
10:00–13:00 @《報導者》第二基地
講師:黃威勝(動態影像工作者)

●第二次內部發表與討論
14:00–17:00 @《報導者》辦公室
導師:謝三泰、黃建亮、鍾宜杰、劉子正

9/23(六)

#第8堂:深層影像思索與延伸
10:00–13:00 @《報導者》第二基地
講師:陳伯義(攝影藝術家)

●分組討論課──攝影實作與討論
14:00–17:00 @《報導者》辦公室
導師:謝三泰、黃建亮、鍾宜杰、劉子正

10/14(六)

#第9堂:影像的軌跡與多元開展
10:00–13:00 @《報導者》第二基地
講師:劉振祥(影像工作者)

●分組討論課──攝影實作與討論
14:00–17:00 @《報導者》辦公室
導師:謝三泰、黃建亮、鍾宜杰、劉子正

10/28(六)

#第10堂:資料新聞、數位敘事與新聞插畫應用
10:00–12:00 @《報導者》第二基地
講師:柯皓翔(《報導者》數據小組召集人)、黃禹禛(《報導者》設計部資深設計師)

●最終作品發表與評選
13:00–17:00 @《報導者》辦公室
導師:謝三泰、黃建亮、鍾宜杰、劉子正

不只這樣,工作坊後還有⋯⋯

●成果交流分享會

為讓更多對記錄與新聞攝影有興趣的人能彼此交流、了解影像故事背後的議題與製作過程,工作坊結束後,將公開舉辦一場「在地影像扎根・交流分享會」(預定12/9),邀請工作坊結業並完成作品之學員參與。

●作品刊登於《報導者》

結業完成的作品經後續補足或調整,將有機會刊登在《報導者》網站,刊登後將給予稿費。

●成為獨立攝影記者

工作坊結束後,結業學員可以參加《報導者》實習攝影記者計畫甄選,開啟記錄與新聞攝影職業之路。

📣有你,才有《報導者》

《報導者》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如果您認同我們的理念,歡迎與我們一起前進,共同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贊助我們:https://bit.ly/3ylK401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與社會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媒體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