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一場員工旅遊開啟了《報導者》對於原住民保留地大量流失現象的關注。一年後,蔡英文總統在8月1日「原住民族日」發表談話、公視大戲《斯卡羅》引發熱潮,都讓我們感觸良深。台灣社會開始正視原住民族的過去,更應看見原住民土地遭到掠奪的現在! — 文/何榮幸(報導者文化基金會創辦人兼執行長) 去年8月疫情和緩時,《報導者》同事們到司馬庫斯、鎮西堡進行員工旅遊。原本只是單純親近山林的放鬆行程,卻在第一天午餐時巧遇我的老友、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副教授林益仁。益仁常帶團到尖石地區導覽部落生態,他特別臨時空出時間帶同事們參觀部落,我們才了解尖石地區近年大量賣地的真相,以及田埔部落如何以經濟自主抗拒誘惑。由於意外增加「充電行程」,我們還差一點趕不上司馬庫斯的入山路禁時間。 此後兩天在司馬庫斯、鎮西堡神木區的鐵腿山路行程中,我們一方面感受自然山林的美好而心曠神怡,另一方面卻放不下對於原保地何以大量流失的好奇與關心。不論是參觀泰雅族阿棟牧師(下圖右)打造的鎮西堡教會,或是晚上在營火旁聽阿道長老(下圖左)述說故事,大家持續討論聲中,原本離我們頗為遙遠的原住民土地正義與文化保存議題,就這樣在員旅結束後仍餘波盪漾。

【採訪後記】從一場員工旅遊衍生出的調查報導
【採訪後記】從一場員工旅遊衍生出的調查報導

愛,是2020東奧,台灣選手和人民共同創作的新價值,拉大了運動的光譜──不必是相忍為國、卻可以成就全島一心。 — 文/楊惠君(《報導者》總主筆) 插畫設計/鄭涵文、江世民 幾年前我採訪台灣「半導體教父」張忠謀,請他分享養生之道。科技教父果然連健康管理都有扎實的學理依據:除了眾人皆知的規律運動、飲食均衡外,自創閱讀音樂配搭法,順天應時,早中晚不同時辰選擇不同類型的書籍和古典音樂調理生理和情緒脈動。 但我仍忍不住問了一句:「可,您吸菸(雪茄)吶?」那時,他曾嘗試戒菸失敗,對這個提問倒沒有不耐,還自得意滿提出見解:「吸菸對健康危害的因果關係多半是『可能的』;但抽菸對我心情提振的效果是『肯定的』,我可是權衡得失,才繼續抽菸,因為心情好,對健康也『肯定』有幫助的。」 凡人的快樂,往往不一定建立在絕對正面的事物上。誠如奧運。 我們推出一系列東奧專題《沒有煙硝的戰爭──奧運的歡呼與悲鳴》中,本身曾是運動選手、長年投入運動協會培訓和選訓工作的政大法律系副教授林佳和,一連6篇,從法西斯、二戰、冷戰、黑權到商業化的好萊塢時代,寫到「中華民國」曾如何由「台灣」到「中華台北」與國際奧會進行名稱法庭爭戰。百年奧運從來都距和平十分遙遠,一直是政治公關和煽動家的夢想舞台。特別在COVID-19疫情仍嚴峻的當下,群聚仍是如此危險,沒有觀眾圍繞只有病毒伺機,選手如陷冷酷異境,奧運更如一場人類集體自殘的大冒險。

愛與榮耀,我們參與的這場東奧
愛與榮耀,我們參與的這場東奧
報導者 The Reporter

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與社會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媒體環境。